风楼阁官网入口_全国空降24小时服务平台,怎么找到晚上接活女,约附近100元4小时电话或微信

13608068886

哪有什么灵感枯竭?不过是还没看完这10部设计类纪录片 - 成都

时间:2020-02-19

作者:包比,来源:一夜美学

有人说,这段意外假期你选择怎样度过,大致上能看出接下来你几十年的生活方式。不妨克制住“葛优躺”的欲望,利用闲暇时间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一步探索,既充实了内心,也许还能为未来的某个人生转机做好准备。

作为美学的提倡者,我们整理了一些设计类与艺术类的纪录片和大家一起为更美好的生活储备知识,今天我们先分享10部设计类纪录片。这些并非是专业人士的学习课,对设计颇有兴趣的你也能从中得到启发。


01、《抽象:设计的艺术》1-2季


时隔两年,《抽象:设计的艺术》第二部一经推出,就成为了去年全网最火的设计类纪录片,的确很久没有这样好看的设计纪录片问世了,更何况“网飞出品 必属精品”。


2季14集,14位各行业的设计师直接成为片中主角,一边忙着设计,一边讲着自己的故事与思考。


第一季的主角们

这系列纪录片的好,首先好在选角的用心。第一季插画设计、跑鞋设计、舞台设计、建筑设计、汽车设计、平面设计、摄影、室内设计八个领域,第二季艺术设计、生物建筑设计、电影服装设计、儿童娱乐设计、数字产品设计、字体设计六个领域,每一位主角都是该领域的顶级设计师,能以点及面。


第二季的主角们

这些领域的选择也不局限于熟知的那几个,有些小众的设计领域被展示出来,倒更令我们大开眼界。让人眼花缭乱的《黑豹》主角的服装是由谁设计的?备受争议的Instagram logo出自谁手?又是谁设计的AJ球鞋让你无数次剁手?这部纪录片里都有再详细不过的答案。


二来好在拍摄的手法幽默风趣,插画师笔下的静态人物能与他在一个世界里嬉戏打闹,舞台设计师的想法从手中变幻到现实世界……这些特效并不是有意堆砌,反而使设计师的思考过程更为生动。


纵观《抽象:设计的艺术》,它不是技术层面的炫技,而是透过设计大师去探讨设计本身的意义,和设计对于社会所发挥的影响力。作为业余人士,我也能从中捕捉到创意行业通用的思考方式,尝试从新的角度和灵感来电。


能火出圈的片子自然是有夸赞有质疑,也有人认为这里所呈现的太过理想化,设计不只是设计师一个人的事,企业、品牌等委托方都会对最终的效果产生干预,而片中的设计师对于困难的解决显得太轻而易举。

你怎样看待这个质疑呢?不妨一起来聊聊。


观看地址: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1019747/


02、《拉姆斯 Rams》


拉姆斯是谁?


不夸张地说,他是工业设计史上的一个巅峰(之一),这位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工业设计师之一,创造了太多被世界各地博物馆永久收藏的经典作品,苹果公司的设计、深泽直人的设计都深深受其影响。这样史诗级的地位,也是我们推荐这部纪录片的最大原因。


“少却更好”(less but better),这是拉姆斯的信条,这种极简主义的倡导不仅对后来的设计影响深远,也在这部纪录片里有所诠释。


拉姆斯的工作状态是非常静止的,他在家中创造了安静的环境并不愿被打扰。Gary Hustwit 在接受 Wallpaper 采访时表示,刚开始他联络拉姆斯时被拒绝过,「他说,所有的故事之前都已经说过了,已经印在书上了。他其实不想做那些,他不喜欢媒体?!?br/>


经过团队的“极简设计”,最终Hustwit只带着摄影师,两个人进入到了拉姆斯的住宅内,也因此呈现出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拉姆斯的住宅依然是简约的,简洁而有人气是我的第一印象,并非过度的“断舍离”。如果你正准备做室内装修,看看大师的家,也能获得一些灵感。


这部纪录片不只是对拉姆斯的采访,也是对消费主义、唯物主义和可持续性的反思。他的理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倡导我们只去关注生活中真正需要的东西。


03、《设计面面观》


接下来该说说Gary Hustwit的设计纪录片三部曲了。

第一部《设计面面观》从海报都可见所探索的内容之广。这是一部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长篇独立纪录片,影片试图详尽地展示工业设计的全流程,也和不少世界顶尖设计师展开讨论,比如慕尼黑BMW首席设计师Chris Bangle,巴黎兄弟设计组合Ronan & Erwan Bouroullec,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Walker艺术中心平面设计师Andrew Blauvelt等。


在这部纪录片里,你能看到熟悉的设计师讲解你熟悉的产品背后的故事。


也能看到你觉得再简单不过的生活用品里藏着的绝妙设计。


「很多最好的工业设计范例,我想人们并不认为他们是设计过的。就拿便利贴来说,人们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东西,而不认为是设计过的。他们意识不到的是,从他们醒来的那一刻开始,周围世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或多或少经过了设计?!箍赐暾獠考吐计?,再看待周遭环境,一定有不一样的奇妙感受。



04、《传奇字体》


Gary Hustwit的第二步瞄准了字体,这个曾作为苹果电脑文本编辑默认字体的Helvetica。纪录片于2007年上映,作为送给它的50岁生日礼物,这应该是地球上第一部专门给某个字体拍的纪录片,主角虽不是人类,却仍旧温情。


这当然不是一部纯粹献礼的讨好之作,能拿到豆瓣8.6的高评分,这部纪录片贵在真实性。


在影片里,接受采访的设计师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Helvetica是设计理念的一种重大突破,它清晰地传达了信息,使50年代的字体使用走向现代化;另一派也不避讳对Helvetica的批判,自Helvetica出现之后,大量的设计师脑海中默认其为第一选择,使太多设计趋同,走向平庸,限制了创意的自由。


在这部纪录片里,你还会看到一些令人捧腹不禁的小八卦,也是十分可爱了。


Gary Hustwit把《Helvetica》拍出了字体自身的气质,中性平静。虽然影片中有激烈的争辩,但精心选配的背景音乐和画面完美结合,冲淡了火药味,让影片始终平和舒缓。如果单看画面和聆听音乐,犹如跟着一个字体导游游历各个国家,惬意十足。



05、《城市化》


《城市化》是Gary Hustwit 纪录片设计三部曲的终章,视角越扩越广,将整座城市的细枝末节都收入眼底。


这部影片,从世界各大城市的规划设计谈起,成功和失败皆不避讳,我们能看到丹麦哥本哈根自行车和行人的专用道体现的尊重,也能扒开看看成都城市规划中的诸多问题。


当然《城市化》能拿到高分的最重要原因还是“人”的回归,它的目光不止于建筑、设施,而更多关注城市里生活的人对于城市规划的感受。影片采访了解决城市问题和提出对策的世界顶尖建筑师、规划师、决策者等,也采访了在本地生活着的居民,无论他是市长还是普通人。


站在地上做规划,以人为主的城市设计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在圣地亚哥贫民窟的“豪华廉租房”项目中,建筑团队在安装前询问入住家庭,浴缸和热水器选择要哪一个。我们的下意识的反应应该都是热水器,但这些家庭几乎全部都选择了浴缸。对于这些来自没有下水道和自来水供应地区的贫困家庭而言,从前他们洗澡是在院子里挂一桶水,而拥有浴缸相当于拥有了某种程度上的隐私。这是城市规划中真正的人文关怀。


我们的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城市中,随着进程加快,到2050年,这个比例将达到75%,中国尤其处在这个进程的加速阶段,因此我们看这部纪录片时,感触会更加深刻。



06、《Graphic Means》


“计算机对平面设计行业的影响大概已经有 30 年了。”我们早已习惯了用电脑才能进行设计创作的设定,却忘了电脑霸占世界也不过才几十年??纯凑庑?0到80年代的杂志和海报设计,你是否思考过在电脑诞生前,设计师是怎样做设计的?


这个问题实在有趣,也是吸引我推荐这部纪录片的原因。

在电脑普及前,几乎所有的设计过程都依靠双手,或借助物理器械完成。凸印、照相、拼贴、分色、干式转印……设计师和印刷商想尽各种各样的方法,让脑海中的灵感变成真实存在的创意物。


当时的设计师们是真·靠手艺吃饭,仅凭自己的一双手和各式各样的绘图工具,完成了一幅幅现在看来也毫不逊色的平面设计作品。


除了记录那些古老的设计工具和技术,导演Briar Levit还邀请了25位顶尖的设计师和艺术家来访谈,一同分享了对于平面设计发展的看法。

数字化时代,几乎人人都能尝试设计,但这部纪录片向我们传递了很多更为深刻的信息。耐心、细心、匠心,都是这个行业最初必不可少的精神。



07、《包豪斯:二十世纪的面孔》


提及设计历史,你一定也想到了包豪斯,在有关包豪斯的纪录片里,这一部评分最高,且相当全面。


作为几乎是最好的包豪斯入门纪录片,它有限的片长内讲解了包豪斯由表现主义、追求艺术性转型到功能主义和实用性的历史,展现机器美学下的秩序和严谨。


“它尝试将生活提升到美学的角度,包豪斯精神是对未来的探索精神,现在即创造. Chicago.”对于科班人士,这部纪录片甚至可以作为论文参考。对于兴趣爱好者而言,系统地了解包豪斯之后,对于设计的理解也能更上一层楼。


08、《设计天赋》


这是不少人看的第一部纪录片,的确它是一部很好的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的入门片,很多人看完才发现许多习以为常的东西也是经过一番设计的。


《设计天赋》共分为5集,一集一个视角,值得探讨,且有意义。


《机器之魂》免不了提到拉姆斯的10个原则,其实好几部纪录片里都有所提及,经典的东西如果思考透了,一定会有大收获。


《战争蓝图》花了一整集讲和战场有关的大小设计,这一集充分展示了战争时期大规模批量生产与设计结合所产生的威力。从战争角度出发的设计纪录片实在太少,不少观众也表示这个小众的视角反倒让人印象深刻。


塑料不仅是一种材料,一种生活态度,甚至成为战后世界的一种象征。第四集从日常塑料制品的设计甚至讲到了艺术,信息量之巨大真是令人佩服。


最后一集IKEA、ALLESSI小鸟水壶等我们熟悉的东西纷纷登场,从小物件谈到大使命,“设计者能从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抽离,然后用更智慧、更深刻、更周全的办法进行思考,这是设计与手工艺的区别,设计必须深刻,设计绝非止于表面的肤浅,不仅是关于吸引力、品牌或字体,而是关于人类自身和人类创造的一切,这是个深远的命题。”



09、《攀爬伟大建筑》


最后介绍两部与建筑相关的纪录片。有人觉得建筑是一种艺术,有人说建筑其实是科学,但建筑的诞生也离不开设计。

这部由BBC出品的纪录片视角十分独特,边攀登边谈建筑,绝对令人意想不到。整部纪录片一共15集,建筑历史学家Jonathan Foyle博士带我们攀爬了15栋英国的标志性建筑,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达勒姆大教堂,到见证过风起云涌的伯利庄园 ,从优雅迷人的克利夫顿悬索桥,到英国最古老的格拉斯哥艺术学院……这部纪录片里都能看到,每一帧都是美的享受。


除了视觉的享受,建筑历史学家出身的攀登者还不忘一路给我们灌输各种历史故事。比如雷耶马尼住宅顶上美轮美奂的烟囱纯粹是装饰效果,是为了向邻居炫富而设计的;修建于14世纪的考文垂大教堂,曾经在二战时被德国空袭摧毁,后来音乐家还为它修葺后的重新开放创作了一首“战争挽歌”。


据说看这部纪录片还会产生在玩《刺客信条》的错觉,你也来试试?



10、《壶中:日本现代建筑之美》


最后由日本的三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伊东丰雄、黑川纪章为你讲述日本建筑之美。

从《壶中》这个片名我们就能读出几分禅意,整部影片蜿延穿梭在未来愿景、传统、自然、混凝土、园林与高科技之间,在对建筑的赏析里既有西方思想的见解,也有古典哲思的交谈。


影片娓娓道来,全片的气质也像京都的建筑一般,小桥流水,寺庙神社,宁静祥和,不争不扰,是东方禅意和西方近代时尚感的完美融合。


兀自安静,又震慑人心,怎一个美字了得。若你最近正受失眠困扰,赶紧打开这部纪录片看看。


经过授权转载至成都,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公众号:一夜美学(ID:yiyemeixue)


136 0806 8886【加微信请注明来意】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三街1599号(天府三街与南华路交汇处)

活动策划攻略